今年,我县把凤城镇先声社区、小东社区、龙湖社区、祥都社区、上山村和湖头镇宗城社区、下东社区以及虎邱镇金榜村等8个社区(村),列为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(站)建设范围,为居住在这8个社区(村)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,分别提供无偿、低偿、有偿服务和志愿服务。
近年来,县委、县政府注重民生,关爱老年人,不断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状况,努力实现“老有所养、老有所医、老有所教、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为、老有所乐”,让全县广大老年人共享茶乡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。

居家养老试点先行
2009年,对家住凤山社区的60多岁陈老伯来说,是最为高兴的一年。原来,他所居住的凤山社区被我县确定为省居家养老服务试点。在凤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,陈老伯不仅能享受到医疗保健、生活照料、精神慰藉、权益维护等无偿服务,还能够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老年人文体活动。陈老伯高兴地告诉记者:“社区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,为我们老年人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养老环境,让老年人可以安度晚年”。
为贯彻落实国家十部委出台《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》,2009年,省老龄委、省民政厅在全省确定100个居家养老服务试点。县老龄委办经过筛选,确定凤山社区居委会为省居家养老服务试点。
凤山社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29人,占总人口4669人的7.05%。其中,80周岁以年老年人有16人,占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的4.86%;因 “空巢”老年人家庭逐年上升,家庭对老年人的照料功能日趋弱化。同时,老年人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已不再满足和局限于传统的单一家庭照料模式,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享受。为此,凤山社区把老年人安全保障服务和基本生活照料服务,作为居家养老试点工作的重点,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为老年人开展医疗保健、精神慰藉、文化娱乐等服务。
凤山社区整合社区医疗站、活动室、便民服务中心等,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供资源。建立两家医疗服务站,全天候为老年人服务,为辖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建立医疗保健档案,邀请医疗诊所人员进社区为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开展上门服务。建立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,发挥邻里作用,大力倡导邻里互帮互助,通过社区党员、小组长、邻里结对、安装“爱心门铃”及电话联防等形式,对居家老年人开展经常性的上门服务。组建一支以低龄健康老年人为骨干的居家养老服务义工队伍,组织动员民间组织、社会团体、家政服务机构和社会志愿者,根据各自职业特点,为居家老年人开展生活照料、医疗保健、精神慰藉、权益维护等无偿服务。
早在2002年,该社区就投入100多万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,其中老人活动中心150平方米、阅览室30平方米、电教室100平方米;2009年,该社区进一步充实老人活动中心的阅览室、电教室设备,并建设130平方米的休闲场所,用于老年人文化体育活动,增进社区老年人的交通和沟通。
今年来,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,省老龄委、省民政厅在去年建设100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的基础上,继续建设5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(站),并列入全省为民办实事项目,省级安排专项经费3000万元,对列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(站)建设、达到基本建设标准和服务规范、评估合格的社区,按每个社区6万元标准给予补助。我县凤城镇先声社区、小东社区、龙湖社区、祥都社区、上山村和湖头镇宗城社区、下东社区以及虎邱镇金榜村等8个社区(村)名列其中。
这8个社区(村)居家养老服务中心(站),将根据老年人的不同情况,分别提供无偿、低偿、有偿服务和志愿服务。无偿服务对象,主要包括70周岁以上、生活不能自理,且在城区无子女照顾的低保老人、重点优抚对象、“三无”老人、革命“五老”人员以及百岁老人等。低偿服务对象,主要包括生活不能自理的“空巢”老人、未享受民政各种救助的80周岁以上“空巢”老人、有一定经济来源但生活仍很困难的老年人;有偿服务对象,主要是有经济能力,需要日托、送餐或上门照料等服务的老年人,以自费的形式购买服务。志愿服务对象,主要是社区内所有老年人,重点是“空巢”老人和高龄、病残老人,由志愿者上门开展服务。服务项目将以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为重点,主要提供助餐、助洁、助浴、助医、助行、助急等六项专业服务,同时兼顾老年人的多种需求。

示范乡镇扎实推进
2009年12月,在全市基层老龄工作经验交流会上,我县城厢、虎邱两个乡镇被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命名为“2007—2009年度泉州市老龄工作示范乡镇”。
几年来,我县在城厢、虎邱两镇开展老龄工作示范乡镇的创建活动,从兴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、建设敬老养老环境,以及营造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,进行示范创建。
城厢镇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6500多人,占总人口的8%。该镇在23个村成立老年协会,每个村都拥有活动室和健身点;镇老年活动中心面积250平方米,设有图书室、阅报栏、棋桌、麻将以及跑步机等娱乐健身设施,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,常年开展老年工作。该镇根据年度老龄人口总数,按每人每年2元的标准提取老年事业费,并将年度老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。全镇现有低保老人257人,其中五保老人24人,特困老人233人,全部免费纳入新型农村医疗保险。开办老年学校,建立老年文体队伍,开展老年座谈和慰问活动,组织夕阳红快乐之旅,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活动。鼓励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居,建立养老补贴制度。光德村对全村60岁以上老人,实行每人每月补贴50元;砖文村企业能人谢锦贤捐资12000多元,关心村老年人生活;土楼村谢渊渊多年来每逢重阳节,都设席宴请全村60岁以上老人。
虎邱镇60岁以上老人5342人。该镇开办6所老年学校,覆盖全镇9个行政村。耗资120多万元,建设一幢建设面积1800多平方米,3层楼房的敬老院,解决鳏寡老年晚年的衣食住问题。该镇多方筹募资金,解决各村老协的活动经费,社会上的贤达人士,踊跃为老人活动捐资捐物。罗岩村乡贤林群星为村老年人协会捐资集资15万元,金榜村经济能人为该村老年人协会慷慨捐资十几万元。目前,罗岩村和金榜村老年人协会,都有一笔十多万元的存本基金,取息作为活动经费。湖丘村乡贤林龙海捐资一万元人民币,为600多个老人买纪念品。虎邱洪恩岩旅游风景开发区为湖丘村、湖东村老协会提供活动经费,竹园村、仙景村、林东村、少卿等村老年人协会的活动经费,每年都有七八千元。
据县老龄委办主任郑佩菲介绍,我县老龄工作新一轮的创建活动已从今年开始,将从统筹城乡老龄工作发展入手,重点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,推进各乡镇老龄工作扎实开展。
弘扬尊老爱老美德
为进一步弘扬尊老、敬老、爱老的传统美德,让广大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。2008年,我县把实行老年人乘坐城区公交车享受优惠政策,作为县委、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。当年3月,我县率先在全市山区县实行这项优惠政策,60周岁以上老年人乘坐城区公交车时,凭《福建省老年人优待证》就可享受优惠,60至69周岁的享受半价优惠,70周岁以上的免费乘坐。2009年,县委、县政府还拨出专项资金7万元,为老年人购买乘坐城区公交车保险,为老年人乘车提供相应保障。
近年来,我县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水平,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的老年人有9万多人。凤城先声社区、城厢镇光德村、湖头镇湖一村等72个村(社区),建立农村老年人固定生活补贴金制度,对本村(社区)每位老年人每月发放20至100元。从2008年起,对百岁老人的长寿营养补贴,由原来的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元。现在,每名百岁老人每年可领到长寿营养补贴金和慰问金3500元。
我县进一步落实老年人优待工作,为老年人办理《福建省老年人优待证》近2万张。凤城、蓬莱等乡镇所属风景区,实行对老年人优待的规定。重视老年人的文体活动,把集中活动和分散活动,节日活动和平时活动,知识型、趣味性活动与健身活动结合起来,引导老年人求知、求乐、求健康。县老年大学开展经常性的文体活动,经常自编自演,自娱自乐,展示茶乡老年人的风采。在重大节日期间,县老龄委各成员单位,开展乒乓球赛、气排球赛、柔力球表演、千名老人投环、南音演唱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跃老年人文化生活。同时,乡村老年人活动也丰富多彩。魁斗村老年人协会经常组织老年人开展飞镖、投篮等活动;龙涓乡老年人协会经常组织老年人到外地参观旅游;参内乡罗内村老年人协会经常组织老年人开展柔力球邀请赛。